在线股票十倍杠杆 10月12日,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在广东横琴开幕,大会主题为“守护健康·共创未来”。
首届中国呼吸健康大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李兰娟院士、饶子和院士、张运院士、杨宝峰院士、刘良院士、徐涛院士等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大会在多个领域开创先河,为推动呼吸健康领域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一个重大发展的契机。开幕式上成功启动了“一体、一书、一行、一盟”等创新项目,将为我国呼吸健康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院士荟萃,共话呼吸疾病防治创新
我国呼吸领域诊疗水平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环节领跑的重大转变,国际影响力稳步增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虽然已在多个层面取得突破,但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中国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依旧复杂且艰巨。
大会主席钟南山院士表示,本次大会凸显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领域急性病、慢性病及重症病方面的重要成果。同时他指出,呼吸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另一方面也要促进其与内外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

同样作为本次大会主席的张伯礼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呼吸健康是关乎人民健康的头等大事,当前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医药古老但并不落后,在推进疾病防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展现了独到的优势和价值,对推动我国呼吸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临床诊疗、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开幕式上,徐涛院士作了《呼吸疾病诊防治创新技术研发》主旨报告,强调了呼吸系统传染病、慢性病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必须先发展好高质量的检测技术方法;刘良院士作了《基于中药开发抗肺癌药物的新策略》主旨报告,介绍了基于中医药策略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抗肺癌药物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肿瘤微环境、代谢和免疫微循环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同时强调了利用前沿技术以及基于临床经验探索新机制提升肺癌治疗创新药物开发的重要性。
会议中,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注入了强大活力,医学转化作为理论与实践对接的重要途径,在疾病防控、治疗康复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中西医结合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其创新实践引起了行业高度关注。
“一体、一书、一行、一盟”,夯实未来呼吸防治之基
在开幕式上,大会执行主席、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教授强调,我国与呼吸疾病有关的患者人数超过一亿,但大众对相关疾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依旧不高,不少患者在发现症状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为了提高就诊率和治疗依从性、呼吸防治关口前移,开幕式上启动了“一体、一书、一行、一盟”等创新项目,为我国呼吸健康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体”:中医药呼吸健康发展共同体成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医药呼吸健康发展共同体”。共同体将强化链接一流药企和高水平专家资源、充分挖掘临床未满足需求,期望通过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发展中医药呼吸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
“一书”:《中国呼吸健康白皮书》编写暨“呼吸健康-基层万医行”公益培训启动。《中国呼吸健康白皮书》由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着手编写,计划在2024-2025年度编辑出版三大系列白皮书,提高呼吸健康领域的整体医疗水平。
“一行”:“呼吸健康-基层万医行”基层医疗公益培训项目将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基层,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技能,特别是基层医生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能力。
“一盟”: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联盟成立。联盟将以技术合作为纽带,积极推进胸部疾病筛查、诊疗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提升联盟各成员单位肺肿瘤早筛与无管微创技术的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在中国呼吸健康大会上,还召开了新型疫苗与抗体药物的开发与应用论坛暨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疫苗专委会成立大会,旨在搭建广东呼吸健康领域学术研究交流、科普培训、咨询服务、产研合作与转化、人才培养、数字化建设等全链一体的专业平台。未来,专委会将与社会各界力量开展联系与合作,为抗击传染病、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